|
|
新征途迈开新步伐――记生物催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
|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晖。”“十三五”刚刚扬帆起航之际,学校再传喜讯――我校申报的“生物催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这是学校在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取得的又一个重大突破,标志着学校科研工作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又上新台阶。
欲善其事必利其器――实验室建设条件与优势
据学校科学技术处(产业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申请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的门槛较高、竞争激烈。生物催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于去7月组织申报、今年2月成功获得批复,大连市仅有3所高校入围。
居高声自远。现今的生物催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是在“大连市生物催化工程实验室”基础上建设而成的。大连市生物催化工程实验室产出过很多重要研究成果:发现国际上未知的五种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微生物新菌,其中两株菌已获得国际命名;首次提出“降解病原菌毒素因子制备寡糖生物农药”新概念,是继胞壁多糖降解物被证明具有生物活性后,国际上首次报道植物病原菌的毒素因子降解物也同样具有生物活性。生物催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依托于学校生物工程学院开展建设与运营,所在学科是东北地区唯一的发酵工程省级重点学科和博士授权一级学科,是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酶制剂创新发展服务联盟的创盟单位。久久为功,经过40年的发展和建设,生物催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构建了与生物催化相关联的高水平技术平台:工业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应用研发平台、生物质转化与生物催化研究平台、酶制剂检测与分析研究平台。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在工程实验室设立了“酶制剂行业研究和分析中心”,负责开展行业内生物催化剂新品种开发、安全性评估、质量评价、生产标准和使用标准制定等相关工作。
据生物催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李宪臻教授介绍,实验室计划总投资6500万元,原有投资3200万元,新增投资3300万元。现有使用面积2200平方米,拥有辽宁省发酵工程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高等学校(B类)发酵工程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发酵工业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工业发酵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大连市生物催化工程实验室等先进的创新平台。拥有一批先进的仪器与设备用于生物催化技术领域创新性研究与开发,还建有小型啤酒示范生产线、小型葡萄酒示范生产线、小型酶制剂示范生产线等生产实验平台,为尽快将生物催化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奠定了坚实的设备基础。生物催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具有主持国家、省市级重点科研项目的经历,在微生物资源、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成果转化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近百亿元。
“一马当先”带动“万马奔腾”――实验室建设的领军人物和科研团队
事业发展,关键在人。李宪臻现为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生物工程学院院长、轻工技术与工程一级学科负责人,国务院特贴专家,省特聘教授,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大连市突出贡献专家,大连市优秀专家。兼任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理事、中国酿酒协会理事、中国食品科技学会酶制剂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微生物学会工业微生物委员会委员、全国发酵工程技术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啤酒技术工作委员会委员、辽宁省生物化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大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中轻联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由于在微生物技术方面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已被国内外专家所关注,多次被邀请作学术会议的主旨发言和撰写国际综述文章,并已成为多本国际学术期刊的审稿人。
人才成就事业,事业凝聚人才。经过多年建设与发展,实验室逐渐形成了“微生物资源与生物催化技术”和“特异的创新酶类研究与应用”2支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研究人员62人,已经在微生物高通量快速筛选、工业酶制剂开发与应用,生物活性物质的生物转化等方面形成鲜明特色与突出优势,研究团队在国内外已具有较大影响力,获得2项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制定1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1项轻工行业标准。
以“一马当先”带动“万马奔腾”,这是响遏行云的“工大好声音”。
适得其势正当其时――实验室建设的意义与目标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生物催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的获批可谓应时顺势。据李宪臻教授介绍,生物催化技术是以微生物或酶为催化剂进行物质转化,大规模生产人类所需要的化学品、医药、能源、食品和功能材料等,是解决人类目前面临的资源、能源及环境危机的有效手段,也是人类由石化文明向“低碳经济”过渡的最佳途径,生物催化技术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被大量用于工业生产的生物催化剂仅有十余种,产业发展面临瓶颈问题,亟待突破。同时,为加快推进生物催化关键技术的开发、示范与应用,生物催化已被《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为生物产业重要发展领域。生物催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的获批建设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风正劲。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道远。”生物催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以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从事高水平科学研究、实施高质量社会服务为宗旨,依靠实验室自身生物催化及其生物转化产品开发的高科技创新技术优势,在提高现有创新成果的成熟性、配套性和产业化水平的基础上,增强生物催化技术重大科学技术研发的创新能力,实现生物催化高新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展望“十三五”,美好蓝图令人憧憬。生物催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发展建设注定要在工大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
|
|
|